遇见央视文案

遇见央视文案-名言篇

1、焦点访谈怎么还不来啊?——俞敏洪

2、我选择了主持人访谈这一节目形式。我记得当时的一个最根本的冲动就是要尊重人的主张,而尊重人的标志就是让人说话。——崔永元《实话实说的实话》

3、每个栏目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但是传播核心一定要一致。——孙庆磊《兴趣变现》

4、香港制作,北京审查,深圳播出。——李敖《李敖金句》

5、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从窦文涛开始才说“人话”。——窦文涛

6、今年是《东方时空》创办十二周年。十二年前,我在做《东方之子》的时候,受到一个非常简单的训练,但直到现在也不是所有媒体都已经做得很好。我对自己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不许叫被采访者“老师”,第二,去掉解说词当中的“形容词”。——白岩松《白说》

7、我就像新闻联播,不是换台就能逃避的。——丽萨榕《爱情公寓》

8、记者每天都在抢时间,抢观众想看的东西,所以比较单向片面,编辑才可以让观众看到世界的全貌。——林君阳《我们与恶的距离》

9、新闻呈现的方式在变,但做新闻的态度该变吗?——林君阳《我们与恶的距离》

10、“不好意思,久等了。”“你这主持人可真够大牌的。”“怎么,有意见?”“没意见,你的话,多久我都愿意等。”。——绿野千鹤《迪奥先生》

11、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柴静《看见》

12、央视一个春晚,广告费就收了好几个亿,雇一个语文教师挑挑错把把关又有何难,也算对全国多少亿观众负责任!——徐静蕾

13、标题写作是最重要的新闻艺术之一,它们或是消除、或是激发某种阅读兴趣。——克劳德·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

14、使大广告像小广告一样对篇幅善加利用。把理应放在半版的文案放在一个整版上,你只会把成本加大一倍。我们已经看到很多试验证明了这一点。——克劳德·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

15、文学创作和新闻报导都是艺术。文学作品的内容可以使人一读再读,新闻报导的内容则使人一目了然。——西里尔·康诺利《前程的敌人》

16、2008年,不能不与时俱进,台里终于开设新闻评论栏目《新闻1+1》,我成了被拿出来做实验的“小白鼠”,所谓“CCTV第一个新闻评论员”。当时,我预感到前路的坎坷,因此对媒体坦白:得罪人的时代正式开始了!——白岩松《白说》

17、据说央视分“五等公民”:一等是台聘,旱涝保收;二等是频道聘,机会多;三等是公司聘,相对固定;四等是栏目聘,跟栏目同生共死;五等是临时工,什么都没有。——黄健翔

18、从头到尾手一有空就要扯几句的。——蝴蝶蓝《全职高手》

19、访谈时注意不要设定案例框架,一旦你引导对方说出你预设的内容,就很难有新的收获。——孙庆磊《兴趣变现》

20、各个时代的媒体巨头都以类似的方式起步,即坚持多年在同一内容渠道发布同一领域的内容。——孙庆磊《兴趣变现》

遇见央视文案

遇见央视文案-熟语篇

1、热媒热媒,不可迟回

2、办公室放录像——看着办

3、大街上的广告版——有目共曙

4、千里通电话——遥相呼应

5、电话局的话务员——耳听八方

6、经纪的口,判官的笔

7、千里打电话——遥相呼应

8、、值、都、雍,识即命通

9、经纬万端——头绪多

10、青春偶象派的女主持人——装天真

11、报纸上的社论——句句讲道理

12、经筵头,修书尾

13、报纸上的社论——句句讲真理

14、坐在飞机上看报纸——文化高

15、棋逢对手,将遇作家

16、看着上司的脸说话——眼高

17、合起来讲五句话——三言两语

18、文字为忧患之媒

19、电视上的画面——说变就变

20、肚脐眼打电话——心腹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