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民请命的人的句子

鲁迅为民请命的人的句子-名言篇

1、前面说了,鲁迅之为鲁迅,还在于他周围的价值,没有他的周围,哪来鲁迅。他的敌友是当时顶优异的一群人,各自有真实的影响面。——陈丹青《谈话的泥沼》

2、鲁迅做人是很世故的,他不骂日本人,他临死的时候还收蔡元培送来的钱,拿国民政府的钱。——李敖《李敖金句》

3、鲁迅啊,太在意他骂的那些人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远远高于那帮人,但还是骂个不停,太看得起他们了,没办法,是他性格的原因。——木心《木心谈鲁迅》

4、鲁迅是一个斗士,但斗士并不一定了不起。——刘文典

5、鲁迅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鲁迅很早就说过,你要灭一个人,一是骂杀,一是捧杀。大家现在看见了,过去半世纪,胡适被骂杀,鲁迅被捧杀。——陈丹青《荒废集》

6、这就是我为什么热爱鲁迅的理由,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余秀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7、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骂人不难,骂好很难,而骂得能出书,且还是畅销书,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整个中国一百多年来,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李敖。而在我看来,如果把时间跨度增加四百年,那么海瑞先生必定能加入这个光荣行列。——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8、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9、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李敖《李敖金句》

10、鲁迅的小说,尤其“呐喊”系列,有着沉实的攻击热情,杂文则干脆是匕首投枪。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充满了灿烂的攻击热情,爱和死亡都是勃勃跳的。爱很危险,内含的攻击热情搞不好就导致死亡。——阿城《常识与通识》

11、鲁迅、郭沫若为什么能够有这么高的成就呢?据我看,他们都是博览群书,学贯中西的。——茅盾

12、诗人不会因为把人民之情和为人民代言而减才,对于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诗人,他是通过属于人民的这个我,去表现我所属于的人民的时代的。——贺敬之

13、鲁迅的黑暗的闸门的重量,有两个来源:一是传统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一是作者本身不安的心灵。——夏济安《夏济安日记》

14、梁漱溟曾经对子女们说:“一个人必须有他的兴所在才行,不在此则在彼,兴趣就是生命,剥夺一个人的兴趣等于剥夺他的生命,鼓励一个人的兴趣便是增强他的生命。”“有主见就是有学问!”。——陈华文《最是书香》

15、历来的著作家,凡是有传世著作的,都是呕出心肝,用他们的生命来写作的。——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16、据说陈叔通曾认为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即康生、郭沫若、齐铭燕、沈尹默。陈叔通把郭沫若等与康生并驾齐驱,康生肯定不高兴,据说他曾夸口,他“用脚趾头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强”。——陆灏《东写西读》

17、我的最高使命是:用笔深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民众的呼声,反映大众的疾苦和不幸,替他们呐喊;揭示社会的美与丑,唤醒正义感和良知。——巴尔扎克

18、原著党深有感触的句子。——南派三叔《盗墓笔记钓王》

19、康老师,还有那同样可亲可敬、才华横溢现在却躺在医院里的可怜的司徒老师就是我们书店精神的典范!他们就是为了文学而生的人!——碧珊《谷子书店》

20、文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呢?就是把人的美、诚实、崇高的品质表现在色彩、文字、音乐、形式中。——高尔基《论文学》

鲁迅为民请命的人的句子

鲁迅为民请命的人的句子-熟语篇

1、海瑞上书——为民请命

2、老海瑞上金殿——为民请命

3、彭生作赋茶三片,毛氏传诗酒半升

4、求忠臣,须孝子;为谁,文文起

5、世之文章,多出于穷人

6、秀才写书——肚里有货

7、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8、郭东俞生,当春握水

9、秀才谈书,屠夫说猪

10、秀才作诗——会两手(首)

11、滕王风送才堪比,雷轰荐福时不利

12、裘衣章甫,实获我所。章甫裘衣,惠我无私

13、士穷乃见节义

14、苍苍义山,汤汤义潭,是生烈士,义胆忠肝

15、鲍叔识管仲——知心

16、人如其文,文如其人

1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8、普希金的情诗——充满爱心

19、秀才背书——出口成章

20、秀才背书——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