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义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义的句子-名言篇

1、孔子说我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一句话,“思无邪”。——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2、《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3、儒家思想是中国持续最久的意识形态,每个时代都对儒家学术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后世解读儒家经典的著作无数,各朝统治者选拔官员和人才多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4、儒家建立的两大评价体系,一曰忠信,一曰仁义,内在便是冲突的。——刀尔登《中国好人》

5、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林语堂《苏东坡传》

6、儒家知道“道”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只有两家的结合才是全部真理。——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7、任继愈老先生认为,《道德经》是写给弱者的哲学慰藉,但也有很多人—包括我—认为,这是老子写给掌权者、君王和政治家的一部经典。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我看来,四分之一部《道德经》就可以治天下。——白岩松《白说》

8、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于丹《于丹论语心得》

9、孔子知识论阅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才是现代求学之法。——李敖《李敖金句》

10、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易·乾》

11、是啊,道理是个啥?——黑山老鬼《掠天记》

12、孔子前本有宗教,不过其很散漫,无组织,无首脑人物。待孔丘出,聚徒讲学,弟子众多,可为社会上的中心人物了,所以旧有的宗教也把领袖身份分到孔子身上。孔子成为教主,儒学便兴起了。——顾颉刚《顾颉刚文集》

13、儒家盖认为人生的意义价值,在不断自觉地向上实践他所看到的理。——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14、然而,我所理解的一个词的意义是否适合于我所理解的一个句子的意思呢?或者,一个词的意义是否适合于另一个词的意义呢?——当然,如果一个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词的用法,讲这种“适合”就没有什么意思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15、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6、《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7、本质表现在语法之中。——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18、伏尔泰则认为孔子的道德理论十分实际,并且高尚值得赞美,希望欧洲人能够虚心感悟和学习。——曦光晨眠《恰此锦美华年》

19、中国人受儒教的影响,生活不一定要有目的,但一定要有方式。——王小波

20、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在清华大学的就职演说》

论语中关于义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义的句子-熟语篇

1、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2、孔夫子念书——咬文嘛字

3、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4、孔夫子讲学——文络络的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7、孔夫子看书——文里文气

8、诗经易经,各自一经

9、孔子面前讲《论语》——忘了自个儿姓名

10、孔圣人说话——出口成章

11、孔夫子的门徒——多仁义

12、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称内行

13、孔子面前卖《孝经》

14、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15、孔夫子的书箱——里边有大文章

16、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冒充斯文、假斯文

17、孔夫子的得意门生——不乏其人

18、孔夫子讲演——出口成章

19、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20、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