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的经典名句

傅雷家书中的经典名句-名言篇

1、我常见钟书写客套信从不起草,提笔就写,八行笺上。几次抬头,写出来恰好八行,一行不多,一行不少。钟书说,那都是他父亲训练出来的,他额角上挨了不少“爆栗子”呢。——杨绛《纪念钟书与围城》

2、格言是书中精华。—戴逸如格言诗的语言,这是洞察事理的结晶,就像宝石之镶嵌在冠冕上一样。——艾青《诗与感情》

3、傅雷在翻译的时候,已经把中心思想写在了五卷本的扉页上:“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白岩松《白说》

4、大家都很熟识的黄山谷的书法,在宋代要算是独树一帜的了。——马南邨《燕山夜话·大胆练习写字》

5、《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6、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7、你的座右铭是什么?答:“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别指望大地会留下记忆。”这也是家父的诗句。——冯唐《搜神记》

8、对汪文言的评价:三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是一个沉默的男人。——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9、“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苏东坡的这两句话,可说是他一生创作的经验之谈。头一句“博观约取”,是谈的如何积累,后一句“厚积薄发”,是讲的怎样创作。——马识途《学习创作的体会》

10、父亲教我读书,要求心、眼、口、手“四到”。所谓“眼到”,是要看清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所谓“口到”,是要吐字清晰,声出金石;所谓“心到”是要集中注意力领会诗旨文意,乃至格调声色,神理气味;所谓“手到”,是指所读的书或全抄,或摘抄。——霍松林《读书的回忆》

11、钟书说他“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这点和我志趣相同。——杨绛《杂忆与杂写》

12、山河犹在,青史不改。阅尽生死,百年家书。——疯丢子《百年家书》

13、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骂人不难,骂好很难,而骂得能出书,且还是畅销书,那就是难上加难了。整个中国一百多年来,能达到这个高度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李敖。而在我看来,如果把时间跨度增加四百年,那么海瑞先生必定能加入这个光荣行列。——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14、年少的我们,总是不曾在意父母的箴言里那些切切的告诫和期盼,总觉得那只是来自长辈的一番教育训诫,却忽视了那是他们活了半辈子的人生哲学。即使今日读来,仍旧无一字不珠玑。——柏林石匠《余生,请多指教》

15、在中国政治人物中,唯一在书法方面可与乾隆相媲美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他的书法作品不仅为人称颂,而且同样遍布中国各地。——欧立德《乾隆帝》

16、作品是一代风尚的写照,将为后世所珍视。——别斯土舍夫

17、“君子四书六艺,字号齐全,该是有的吧。”“哈,本督何曾君子。”白隐砚不接话,只托腮默默望着他。符柏楠让她看的挪开视线,紧抿着唇,半晌啧了下舌,指尖醮茶,在桌上写下“翳书”二字。——郑小陌说《宦难江山》

18、傅子遇说你知书达理,会与我互补。噢,他也有蒙对的时候。——丁墨《他来了,请闭眼》

19、兆谦闯荡半生,混账半生,糊涂半生,现在想念书求知活得明白,做个好人。——陈忠实《白鹿原》

20、那些写书说名望如粪土者都没忘记把他们的大名印在扉页。——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集》

傅雷家书中的经典名句

傅雷家书中的经典名句-熟语篇

1、王铎写字——一个一般

2、赵括徒读父书——纸上谈兵

3、诗书是觉世之师,忠孝是立身之本

4、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

5、雷锋事迹——名扬四方

6、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

7、王介甫家,小底不如大底;南阳谢师宰家,大底不如小底

8、秦松诗抄粉壁墙——揭了老底子

9、道德斌斌冯仲文

10、青史声名在,文章万古传

11、名师手下出高徒

12、雷、蒋、谷、鲁,刘最为祖

13、唐伯虎的字画儿——名作

14、秀才念书——咬文嚼字

15、几代秀才之家——书香门第

16、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17、岳飞背上刻字——精忠报国

18、灵隐寺壁上题诗——抛砖引玉

19、秀才写书——肚里有货

20、多奇多能祖孝徵,能赋能诗裴让之